4月18日下午,华商经管论坛第八期在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行。讲座主题是制造业转型中的“凸形智造”---基于纠缠理论和实践理论,主讲人是暨南大学ERP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惠芬教授。王惠芬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讲授企业咨询与诊断、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课程,近些年来主要从事符号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价值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在国内外重点期刊中发表论文几十篇,并出版多部专著。
讲座由华商学院副院长、经管学院院长张捷教授主持。张院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也向同学们介绍了讲座主讲人王惠芬教授的基本信息。张院的精彩介绍引起师生们对讲座的热切期待。
讲座伊始,王惠芬教授以台资迁徙的话题引入,介绍了她调研过的的多家制造业企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微笑曲线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灵的,如何建立一种制造业企业转型模型,王教授介绍了她的“凸形智造”理论的建立过程。
王教授的理论基础是纠缠理论、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和六流匹配模型。教授以《我侬词》和《卜算子》两首著名的古诗词来讲述纠缠态的关联性和非定域性,并提出“物中有人,人中有物”,告诉大家产品的智能设计是身体的延伸、情感的承载,生动形象说明难以理解的学术名词,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兴趣,并用两位同学做实验,用简单的传杯子的举动,分析出“纠缠”的四种层次。她表示单单传杯子只是一种文本的形式,这是没有办法通过计算机表达出来的,给在场观众启示。王教授也提到,若想创业创新,学识与周围的机会相遇即纠缠是必不可少的。
紧接着王教授又以“开在田垦上的银行”这一例子开始了布尔迪厄理论的讲解。布尔迪厄理论主要分为场域、资本和习性,资本又分为文化、经济、社会和符号资本。她讲到文化资本时用收购瑞士手表为例,说明品牌只是其中之一,手表作为家族血脉的传承,尊重了文化、习俗,产品里面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这就是手表价格高昂的原因,并通过以上案例得出实践=资本*习性+场域。
王教授将六流匹配模型用传统文化中的《易经》表达出来,最终呈现了制造业转型的“凸形智造”理论。并让在场观众做了一个测试,与在场观众的积极互动使讲座增添了乐趣。
讲座后半场,王教授运用红领“1+N”的模式结合上文的纠缠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她指出红领引入“合伙人”的机制,带动“人人创业”、“万众齐发”,实现两化融合,成功转型。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王惠芬教授以自身经历作答,并告诉在场观众要多读书,书中会有你想要的答案。此外,张捷教授推荐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书中能有所收获,本次讲座在张捷教授的精彩点评中落下了帷幕。
(图/文 经管学院 审稿 杨思佳)
上一条:解读两会知识,勉励青年成长——2017年春季党委书记“第一课”
下一条:【喜讯】我院学子荣获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进军全国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