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怎么取这样一个书名——《时空巡礼》?!
浏览本书的所有文章,“时间”和“空间”的字眼反复出现,好像提示并囊括了全书的主题和内容。
时空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条件。时间是流失的,无影无踪;空间是宽宏的,无边无际。事物的演绎趋先滞后,于是就有了时间早晚与长短的概念;物质的形状与位置千差万别,便呈现出空间大小与远近的感觉。人们感觉和记忆时空,实际是感觉和记忆事物静止与运动的各种状态。
巡礼时空,面对历史与现实,秉持一种有意关注或审美关照的态度,从中获得认知的同时又生发出感情色彩。
《审美散文游记——时空巡礼》,收录的散文、游记、随笔、回忆录等文章四十二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井冈山乡掠美”八篇。两天两夜的时间,在井冈山的各处匆匆走过。“美”不仅是因自然风光的美观可赏,还主要是因历史蕴含的深邃,峥嵘岁月,血雨腥风,艰辛沉重,人事沧桑,虽然在这里只是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的简约提及。另外,还有出乎意外的所得,一方端砚、一块香樟古木和一堆十几块的古吉州窑瓷片,也为山乡掠美铭刻了记忆。在这一组文章中,有三篇短文已在某报上一并发表,分别标题为“一品红军菜”、“一叹黄洋界”、“一走红军桥”,总标题为“井冈山掠美”。
第二部分“农耕文化巡礼”十篇。一时间寓住在岭南山乡,俨然将周边的农耕山村当作了早晚可走进的近邻,随时可去看一看,未料想突然就被无一剩余地拆除了,听说是为了实现一个十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和环湖一百平方公里的生态用地。留下的一份遗憾,用走进废墟来弥补,六千农户撇下的遗存令我无数次寻寻觅觅,每一件弃物都勾起我岁月片断的联想,陆续的联篇便是一幅中国农耕社会的历史长卷。当然,在这同时,我已将捡得的东西予以了应用与保存,有的已带回了湘北寒舍;有的还不时去光顾,有心期待能看到堆积的破败何时能清除、何时会换上新装,都集中记录在这一部分里。
第三部分“春节越南纪行”八篇。岁末岁首的合家域外之旅。越南这个不得安宁的农耕国家,却有一处四面环水而又特别安宁的富国岛;在这里拥抱海阔天空,有尘俗远隔的原始静谧与宜人静养的清新惬意,但刚离开它不久,就发生了 “马航失联事件”,成了寻找遇难飞机踪迹的临时指挥地。越南领空,曾是我当兵时期搜索过军事情报的一方视野,再加这一次实地海陆的凭眺与涉足,尽管它再不安宁,却与这一处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了更深刻的时空情结。
第四部分“岭南札记补遗”十篇。前年出版的文集《认识启明星》中,有一部分为“岭南札记”,去年出版的《海市蜃楼》中亦有一部分为“岭南山乡阅古”,这里十篇以作补充,是近一年来各地游走与观感的记录;虽和其他部分的文章都是在广东所写,但内容颇杂,也就于此单独列出。
第五部分“陈年旧事新提”六篇,涉及求学、军旅、农耕、从艺等往事,在纪实的基础上带有学术认识的层面。这里面有一篇文章《师傅,今晚放什么影片——600天农村放映生活忆事》,某学刊已采用;但在审稿时有异议,看标题有点不伦不类,被视为散文或记事回忆录,不像一般论文的格式或无明确的论点论证与侃侃而谈的陈词滥调。实际上,我认为,如今的所谓学术论文,不缺好多装腔作势与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空洞,并无独到的见解,也无实践探索、生活真实与文字表述的可读性,多少要出钱几千、几万元一篇的学术期刊与论文集,悉知没多少人翻过几页。散文、杂文、随笔、议论文、回忆录,只是文论的文体区分,应同样可用来陈述观点、论证主张、表达思想和创见,而且还有生动活泼的阅读趣味,写论文也完全可任凭选择有表现力的文笔与体裁。
按照前几本拙著的体例与内容安排,这本书中也选入了自己画的速写、水彩画和中国画作品十九件。
每次到了检索和浏览一篇又一篇文稿的时候,自己有一种歇笔的放松感。尽管执笔的过程中倒错了常规的生活时差,伏案至深更半夜或清早四点钟起床,有一种情境的畅快;但每写完一篇,都会延续着思维的惯性与负担,久久不能平静。写文章,比我做体力活显得累多了。
正当我选编这本文稿的时候,女儿从北京发来一篇影视专业期刊的约稿文章《时光里的守望者——陶经指导电影<归来>的声音艺术》,让我看看。洋洋洒洒九千言,看后给她回复:“文章写的很好,让人仿佛看到、听到、也深刻理解到了这部没看过的《归来》电影。电影声景的设计与制作,原来是这样的精致精妙!主题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思想深刻,表达准确,文笔生动流畅,看得出你多方面的修养已臻一定的高度。”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写文章很辛苦,既费脑筋又费时间,要注意调节生活节奏。”
——希望她不要工作得太累,同时也是提醒自己。
是为序。
作 者
2014年6月19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