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从1到2,再次启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果汇报会暨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2年08月29日

网络与新媒体目前已是省级特色专业、校级一流和特色专业、校级课程思政试点专业建设点。但要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流专业必须具备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学和一流成果,今年又恰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立五周年,因此,网络与新媒体系举办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果汇报会(2017-2022)暨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2022年7月1日(周五)上午10时,会议在图书馆一楼教师发展中心互动室(5)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未来媒体研究院院长谭天、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赵维江、副院长倪列怀、副院长林绍忠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系全体专任教师,大会由网络与新媒体系执行主任张志荣主持。

会议伊始,张志荣老师简要回顾了网络与新媒体系五年间在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对外交流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目前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4名;共发表论文近70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23项,其中主持广东省重点课题2项,主持省级项目3项,主持厅级项目1项;主编和参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2019全国短视频创意发展研究报告》《道可道新媒体理论与实务研究》《道可道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研究》《非常道谭天新媒体传播探索》《新媒体运营》等。

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赵维江回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五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目前正迈步在从1到2的跨越征程中。他深情地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他到华商学院工作以来,一手申报与建设,见证与看着长大的。五年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完全是从零开始;现在虽然还很年轻,但发展迅速。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基于一个大背景和一个小背景。大背景就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充满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小背景就是有著名新媒体专家、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谭天教授和知名社会网络专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郭玉锦教授的及时加盟以及大胆探索与创新,并精心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同时,赵院长也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老师们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在全校的角色与定位,只有角色与定位明确了,我们才有更清晰的目标和行动力;第二,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它进一步做大、做好、做强;第三,我们要多谋善断,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早日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办成名副其实的省级一流专业。

教师代表陈律言、夏厦和刘树林结合自己课程建设的成果、经验进行了分享。主要围绕以下三点:1、课程建设如何体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色?2、如何建构相对独立的课程群和课程模块? 3、课程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如何设计? 首先分享的是陈律言老师,她根据两轮《短视频制作》的教学经验和探索,围绕三个问题展开阐述:1、老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2、老师如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3、如何让学生能够带着“数字资产”毕业? 并做出了完美的回答。

夏厦老师从《新媒体写作》四轮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总体设计、教学改革探索、课程建设方向、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尤其是自己在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总结的四点经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和传院自媒体矩阵建立关联;与头条学院、头文科技等公司进行课程共建;过程和成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刘树林老师结合《数字图片处理》三轮教学实践的经验,分享了课程建设的目标、方法和思路等。尤其是教学中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学习过程能够监控反馈,实现教学过程数字化记录。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图片处理(PS)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选区工具”为例》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二等奖。

三位老师分享完成后,金慧教授一方面肯定了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另一方面也给出了三点中肯的建议:一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要继续秉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二是开设一些凸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色的课程,如: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营运等;三是大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倪列怀副院长也做了精彩点评:第一,可以考虑把“数字资产”概念加入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中;第二,目前我们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定位更加清晰了,我们重点放在三个方向上:产品创作与制作、新媒体运营(包括图文、视频等)、传媒大数据应用;第三,有些课程可以进一步细化,如新媒体运营可以按照图文、短视频两大类分两个学期进行开设。

未来媒体研究院院长谭天结合三位老师的分享做了最后的总结。第一,做好课程间的无缝衔接。《短视频制作》实操性、时代性很强,可以与后续课程《新媒体运营》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制作与运营”的课程群或课程包;在上《新媒体写作》之前,建议先让学生们学习《新闻采写》等课程,这样课程之间就有一个更好的衔接;《数字图片处理》需要一些设计知识的支撑,并与后续的《新媒体产品设计》《交互界面设计》等课程有效衔接起来。第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定位要进一步精准,使其更符合华商实际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课程建设可以以课程教研室为依托,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课程群。第三,充分发挥新媒体工作坊的优势,与某些核心和有特色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

会后,院领导和全体网络与新媒体系老师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图文/传播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党晋云)

上一条:传播与传媒学院省重点项目课题组开启调研第一站——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下一条:传播与传媒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汇报与研讨会